针对代表提出的建议能否被采纳的问题,人民日报给出了回答,并强调了履职见实效的重要性。,,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代表的职责是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提出议案和建议。这些建议是基于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对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而提出的,因此应该受到重视和关注。是否能够被采纳取决于建议的质量和可行性,以及是否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代表们需要在提出议案和建议之前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确保其科学性和实用性。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和讨论,共同推动议案和建议的落实和实施。,,在履职过程中,代表们需要注重实效,确保所提出的建议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并取得实效。这需要代表们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关注民生问题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诉求。政府也应该积极回应代表的关切和建议,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推动问题的解决和改善。才能够真正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和特点,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目标。,,代表的履职实效至关重要,只有真正落地实施并取得实效的建议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代表们需要深入调研、科学论证、注重实效,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和讨论,共同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不少代表委员在媒体上分享了他们的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能否被采纳,以及它们能发挥多大作用,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去年,国务院各部门采纳了5000余条来自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并出台了2000多项相关政策,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每一份议案、建议或提案都凝聚了汗水、智慧和心血。代表委员通过多种途径和载体履职,关键在于实际效果。
例如,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受到年轻人青睐,售后问题也日益凸显。全国人大代表曹景芳提出了关于提升新能源汽车售后保障的建议。交通运输部随后回应,表示将研究制定涵盖从业人员、服务质量、维修检测等方面的32项标准,并推动将“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纳入职业分类大典,以培养相关技能人才。这份建议是经过深入调研后提出的,曹景芳走访了多家汽车维修站并咨询了业内专家,历时半年之久。
这种支持和保障也体现在其他部门的工作中。民政部在2024年承办了313件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174件全国政协委员提案,主要涉及老龄养老、社会救助和社会事务等领域。为了有效办理这些建议和提案,民政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主动联络沟通、及时通报进展、具体反馈答复等。此外,还邀请部分代表委员参与业务会议、专题调研和座谈访谈,面对面协商交流。最终,民政部采纳了220多条意见建议,并出台了24项相关政策。
代表委员的职责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许多地方对人大代表出席会议、接待选民、提出议案建议等方面制定了考核办法。今年全国人代会还将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草案明确了各级人大代表的职责,并要求定期报告履职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代表工委发布了10个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的典型案例,全国政协也公布了60件2024年度的好提案,这些都是对认真履职代表委员的鼓励。
在全国人代会上,代表们需要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高报告以及预算报告等重要文件。这些报告涉及国家立法、行政、司法工作的开展,以及资金使用方向。会议期间,各项报告可能还会进行修改。审议通过后,国家机关才能顺利履行职责。
代表委员们通过参加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提出议案、建议、提案,审议发言、提出询问,参加选举、表决,以及双周协商座谈会等多种方式依法为民履职。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他们扮演着调研员、议事员和监督员的角色,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大局。
责任编辑:于浩淙 zx0176转载请注明来自和福秀元自媒体网,本文标题:《人民日报解答,代表建议能否被采纳?履职实效一览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