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揭秘,量子鞋垫高价背后的伪科学收割套路

央视揭秘,量子鞋垫高价背后的伪科学收割套路

管启权 2025-03-02 影视综艺 510 次浏览 0个评论
央视揭露伪科学收割套路:鞋垫打上量子二字售价高达68元,,央视深入调查并揭露了一种伪科学的收割套路,针对带有“量子”字样的鞋垫高价销售现象。这些标有量子二字的鞋垫,售价高达68元,却在实际效果上并无科学依据。,,据了解,这些所谓的量子鞋垫,在市场上被大肆宣传,声称具有神奇的保健功能,甚至能够改善身体的某些健康问题。经过央视的深入调查,发现这些鞋垫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科技含量,所谓的量子效应也只是无稽之谈。,,央视在报道中指出,这些伪科学产品的出现,不仅欺骗了消费者,更严重的是误导了公众对于科学的认知。利用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恐惧和追求健康的心理,通过虚假宣传,将普通商品包装成具有神奇功效的产品,进而以高价销售,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对此,央视呼吁公众提高警惕,增强科学素养,理性消费。同时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伪科学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行为。,,此次央视的揭露,无疑给公众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保持对科学的敬畏之心,不盲目相信没有科学依据的产品。我们也要支持央视等媒体继续曝光这些伪科学行为,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各种产品,不盲目跟风,不轻易相信虚假宣传。让我们一起为打击伪科学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做出努力。

热榜速递:
3月2日,央视《真相来了》栏目曝光了一场席卷全国的"量子骗局":普通鞋垫贴上"量子"标签后,售价飙升至68元,宣称能"平衡内脏功能";4万元的"量子内衣"声称治百病,芯片却形同虚设;美容院5800元一次的"量子胶原"项目,被专家直斥为"经典世界的伪科学"
。这场披着高科技外衣的收割狂欢,正在掏空消费者的钱包和常识。

前沿直击:量子玄学如何掏空钱包?

  1. 蹭热点式造词:万物皆可"量子+"
    从鞋垫、水杯到内裤,商家用"量子"二字编织出一张伪科学大网。电商平台上的"量子日用品"客服,面对质疑时花样百出:有将"量子纠缠"解释为笔杆上的螺旋花纹,有辩称"量"只是刻度单位,甚至直言"量子就是个代号"。这种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硬生生把前沿科技降维成当代玄学。
  2. 伪科学话术:用信息差制造信仰
    "每秒5800万次高频导入""量子芯片渗透人体30厘米"——商家用专业术语堆砌出神秘感,却对核心原理闭口不谈。中科院专家范桁指出,真正的量子态需在-270℃低温或真空环境中存在,日常用品与量子效应毫无关联。而那些宣称"泡脚水变浊是排毒"的量子足浴盆,实则是重金属电极的电解反应,长期使用反伤身。
  3. 精准收割三类人群
  • 健康焦虑者:宣称治高血压、肝硬化的"量子鞋垫",利用慢性病患者的求生欲
  • 科技崇拜者:给净水器套上"量子活水"概念,收割中产家庭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 玄学爱好者:2800元一次的"量子催眠",本质是披着科幻外衣的占星术

独特观点:伪科学狂欢背后的社会切片
这场骗局暴露出两大社会症结:

  • 科学素养断层:68%消费者不知量子技术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 监管滞后性:电商平台默许"量子"关键词引流,直到央视曝光才下架问题商品

正如网友调侃:"这不是量子科技,是量子级智商筛选器。"当商家用"信则灵"的话术搪塞质疑时,实则是用信息霸权践踏消费者尊严

编者结语:
真正的量子革命正在重塑通信、计算等尖端领域,而市面上的"量子日用品"不过是皇帝的新衣。记住:所有脱离极端环境谈量子功效的,都是耍流氓!转发提醒家人:科学素养,才是防骗的最佳屏障。

热榜速递、前沿直击。关注‬我‬,一手资讯抢鲜看!

转载请注明来自和福秀元自媒体网,本文标题:《央视揭秘,量子鞋垫高价背后的伪科学收割套路》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