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岩,被誉为汶川地震中的英雄志愿者,他成功救出了29名地震中的生还者,这一英勇事迹使他备受赞誉。令人震惊的是,这位英勇的志愿者后来竟然成为了一名诈骗犯。,,陈岩的事迹在汶川地震后引起了广泛关注,他的英勇行为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岩逐渐偏离了正道,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关于他为何走上诈骗之路,有多种可能的解释。,,面对社会的巨大压力和心理负担,陈岩可能无法适应地震英雄的光环和期望。这种压力可能导致他陷入困境,寻求逃避现实的方式。他也可能面临经济困难,无法适应地震后的重建生活,导致他寻求快速致富的途径,最终误入歧途。,,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和社会支持也可能是导致陈岩成为诈骗犯的原因之一。在成为英雄后,陈岩可能没有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导致他的价值观扭曲。他可能逐渐迷失在名利之中,忽视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社会对他的支持和帮助也可能不足,使他陷入困境,无法找到正当的工作和生活来源。,,陈岩成为诈骗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个人心理、经济困难、价值观扭曲和社会支持不足等因素。这一事件也提醒我们,应该加强对英雄人物的关注和保护,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避免陷入犯罪的深渊。我们也应该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2019年6月7日,端午节,四川省德阳监狱教育中心,一位年逾七旬,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坐在见面室时焦急地等待儿子的出现。
不一会儿出现了一位男子,老太太一看到儿子,控制不住地流下了眼泪。男子连忙帮老太太擦去泪水,连声安慰道:“不哭、不哭。”

有谁能想到这名服刑人员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最早进入都江堰参与救援的志愿者之一,更是第一个进入当时的重灾区汉旺镇,营救被困人员的志愿者陈岩。
在汶川地震救援期间,陈岩五天只睡了5个小时,在80小时内救出了29名生还者,被称为“最牛志愿者”,并且在2008年荣获“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称号。
可是为什么这样一位心怀大爱的志愿者会成为一名服刑人员?他诈骗了什么?一切要从2008年说起。
一、大爱付出,感动世人
陈岩,1972年6月24日出生在四川大英县一个农村里,5个月大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4、5岁的时候,母亲带着他改嫁。从小,陈岩非常淘气,但为人很仗义,对母亲也很孝顺,吃个玉米都会掰一半下来分给母亲。
因为和继父关系不好,到了14岁,陈岩也没再读书,开始到外打工闯荡,只有逢年过节才回家看望母亲。从小仗义的性格让陈岩内心有着乐于助人的品格,这也是他为什么愿意辛苦奔波在救灾现场的原因。
随后陈岩应聘到成都一家集团公司工作,毫无任何关系、背景的他,凭着自己的能力一步步从基层材料员、业务员做到了公司副总,年薪20万,事业发展的很稳定。
2008年5月12日,一个令国人无法忘记的悲痛日子,四川汶川县8.0级大地震摧毁了多少民房,带走了多少人的生命,令人悲痛。那时全国上下都在援助汶川,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参与到救援活动中。
重灾区都江堰汉旺镇东汽中学救援队中,一位身穿格子衫的清瘦、面容憔悴的男子,格外引人注意。他似乎不知疲倦地穿行在废墟,不顾一波波余震的危险,搜索着废墟之中的生还者。

同时还指挥着其他救援人员协同行动,在现场混乱的形势下,有条不紊地开展着救援行动,提高救援效率。不知情者会以为他是救援队的责任人,然后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他就是陈岩。
五天五夜的援救行动中,整整80个小时,陈岩只睡了5个小时,从废墟中救出了29名生还者,其中包括了曾经的“可乐男孩”薛枭。
被陈岩救出的幸存者李春阳、苟科事后回忆道:“当时为了救我,他冒着余震的危险。余震来的时候,他直接扑到我的身上,护住我,救了我。如果没有他,我不可能活下来。”

当陈岩把一个男孩救出来时,男孩的父亲激动地冲上去抱着他哭,感谢陈岩。

(被救男孩的父亲)
整个救援过程很辛苦,陈岩嗓子喊哑了,眼睛也熬红了。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要来参加这样危险的救援行动,他的回答是:“因为我活着,所以我要来。”
除了参与现场救援,陈岩还把几十名受灾群众开车送到成都。为送人,他在成灌高速路上连续跑了7个来回,送完人之后,又马不停蹄赶往下一个需要救援的地方。
正是这样的陈岩,感动了所有人,被大家誉为“最牛志愿者”,2008年获得“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称号。
陈岩火了,当时的网站上只要提到陈岩,留言都是力挺、赞美。
其实不仅仅是2008年汶川地震,早在1996年,陈岩就参加了云南丽江大地震救援行动;1998年又在华中特大洪水中,与救援人员一起驾船救助被困群众;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后,他依然第一时间赶往灾区抢险。
地震过后,陈岩还资助了18名汶川地震中伤残、家庭困难的孩子。可以说这时的陈岩真的无愧于“最牛志愿者”的称号。

二、荣誉加身,迎来真爱
经过媒体的报道和宣传,陈岩名气越来越大。
那时候,几乎每天陈岩都会接到媒体采访、参加各种颁奖典礼、做报告的邀请,忙得不可开交。
走到哪都有人认出他来,打个出租车司机都能认出他来,不收他的打车费。坐公交,也会被人认出来,大家拿出手机来拍他,搞得他特别不好意思。
一夜成名,鲜花、掌声向他涌来,同时到来的还有属于他的爱情。
2008年地震救援中,陈岩将一名女子救出废墟,虽然很不幸,该女子最终因抢救无效离世。可经过此事,陈岩认识了女子的表姐,小自己10岁的彭露。
因为彼此有交集,彭露感谢他用尽全力救出了表妹,也看到了陈岩在救援行动中的英勇表现,深深被陈岩所感动。
两个年轻人从相知、相识走到了相恋,直到2009年5月12日,汶川地震1周年的日子,陈岩与彭露在四川德阳天韵大酒店举行了婚礼。

有人问陈岩为什么把婚礼选在512这天,他说:
“2008年的“5·12”属于灾难,2009年的“5·12”应该是属于希望的。我之所以把婚礼从9月9日改到今天,就是想在这天用婚礼来祭奠彭露在地震中遇难的表妹马正弋,也是为了传递这样一个信息:逝者安息,生者坚强。我们得继续我们的生活。”
陈岩本来打算低调办婚礼,请上20桌亲朋好友过来热闹一下就行。可是他万万没要想到那天自发来了七、八百人参加他的婚礼,整个婚礼办得热热闹闹。
婚礼上看着带着幸福笑容的陈岩,这也许是他一生中最为高兴的时刻。

三、迷失自我,开始转变
婚后的陈岩,除了荣誉光环加身,生活也开始出现改变,与鲜花、掌声相伴的还有无尽的烦恼和日益膨胀的虚荣心。
那个时候陈岩所住小区的老头、老太太知道他的事迹后,经常有事没事就去他家里坐着聊天,家里常常人来人往,搞得一个家整天不得安宁,为此陈岩还搬了2次家,情况似乎没得到多少改善。
陈岩开始出席各种活动,能接触到很多领导和各类大人物,在家族人的眼中陈岩成为特别有能力的人,能解决一切问题。
于是家里各种七大姑八大姨就开始找上门来,让陈岩帮各种各样的忙。
此时的陈岩在大家吹捧下已经变成一个无所不能之人,他自己也开始被这种吹捧弄得迷失了自我,觉得自己是一个能人,更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要求,否则别人会吐槽他没本事。
而且他确实也见到各种领导、名人,觉得自己也和这些人一样是个大人物,对别人求上门的事大包大揽,全部应承下来。
之后更是从来都不联系的同学、小时候的玩伴都冒了出来,纷纷联系陈岩,请他帮助各种事情,他全都一一应下。
真是应了那句:“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因为求陈岩办事,每个人自然极尽所能地夸陈岩能干,让他都觉得拒绝别人就等于承认自己没本事了。
另一方面,他觉得自己是名人、英雄,应该是个完美的人,也不敢拒绝别人。生怕一旦拒绝别人,别人就会觉得他太骄傲,架子大,影响了他的完美人设。
到后面甚至夸张到陈岩坐出租车,司机认出他,明明30元的车费,他给别人50元都不好意思要找补,因为自己是名人。
这样的名人光环,让陈岩开始变得虚荣起来,在别人眼中他“飘”起来了。
同村的一些村民曾说:“陈岩人很飘,不够踏实。“
“嘴巴‘能片’(会说),在地震以前只和同龄人熟悉,地震后乡里上上下下都对他很熟悉了,每次回来都散烟,还请客吃饭,有人找他办事都答应。”
“每次联系他就是在各地讲课,要不就是跟领导吃饭。我觉得他不踏实,在吹牛。”

甚至是一些与陈岩共同参加过抗震救灾的志愿者,对陈岩的转变也有着明显的感觉。四川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总队队长周小华对陈岩评价是这样的:
“他喜欢吹牛皮,工作不踏实,有作秀的嫌疑。2010年我们去玉树救援,大家都忙着搜救遇难人士,他却只顾着和领导、媒体打交道。”
他还说在一次舟曲泥石流救援中,陈岩本应该和他们一起走的,但他还没到舟曲灾区,就转身到马尔康去了。陈岩后面越来越喜欢出风头,不再像最初那样心无旁骛投入救援工作中。
负面消息偶尔会传到陈岩耳中,可是他并没有把这些当回事。08年出名以后,他每天都有很多会要开,有很多应酬要参加,把自己弄得完全没有时间。
为此他还辞去了公司副总的工作,受邀出任四川省应急志愿者服务总队副总队长,把心思全放在各种社交应酬上面。
这时的陈岩身边围绕的全是赞扬和吹捧,他生活在一种飘飘然的状态,完全没有意识到英雄光环已经把他架到了一个他从来没有过的位置。
这样的位置是他根本没办法驾驭和从容应对的,导致他后面的生活开始走向了歪路。
太多的应酬自然需要经济能力的支撑,而陈岩此时不工作,自然没有了收入来源。可是他的消费水平已经大大提高,刚好这时有大把的亲戚朋友为了找他办事,想方设法给他送钱,送物。

最开始陈岩是拒绝的,可是后来,他发现拒绝没用,于是开始接受这些钱财,挥霍一空。
2011年,陈岩老婆的一个远房二姨刘某找上门来,请求陈岩帮忙解决女儿、女婿的编制问题。一开始只是请吃饭、送点礼物。可是陈岩哪有能力办这事啊,不过他依然坦然地接受了刘某一家的吃饭邀请,也收下了刘某送的礼物。
之后陈岩还向刘某索要了3万元办事费,刘某相信陈岩的能力,二话不说就把钱给打过去了。后面刘某见迟迟没有动静,就寻思着是不是钱不够,又给陈岩妻子账上打了7万元,一个月后又转了2万元,先后给陈岩共转了12万元。
可是钱收了,陈岩根本没办法把事办成,那怎么办?面对刘某的询问,陈岩只得编造了12万元全被用于打点了。
渐渐地,刘某发现陈岩只收钱不办事,于是在2012年8月22日来到龙泉山派出所报案,称陈岩以“为其子女找工作”为由,骗取她人民币12万元。
警方在2012年8月23日对陈岩进行立案侦查,立案后自然要找陈岩来问询,可是这时警方发现陈岩消失了。
陈岩之前用的手机号码也打不通了,为了抓到陈岩,警方历时9个月,从都江堰到汶川、遂宁、成都等地奔波,期间陈岩换了不下10个手机号码。
直到2013年5月19日,警方才在成都华侨城附近找到了陈岩。

从陈岩躲避的情况来看,他在2012年8月就已经知道自己犯事了,才会逃跑,更换手机号码,而不是选择自首。
被抓之后,陈岩很快承认了骗取他人12万元的犯罪事实。
后来陈岩面对采访时说,一开始他不想要钱的,可是亲戚天天缠着他,他被缠烦了就收下了钱。他以为收了钱,别人就不会来烦他了,可是没想到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陈岩的说辞明显有矛盾之处,既然他知道自己没能力办到这些事,为何还要收钱?嫌亲戚麻烦,为了杜绝麻烦才收下钱,那为何还敢把这些钱花光了呢?
陈岩母亲说陈岩孝顺,可是母亲每月1700的退休工资生活,这点钱连买药都不够。而陈岩每年回家,买的东西也不超过100元,母亲完全不知道这12万元的事情。
陈岩后面一提到这事就不想再谈。
陈岩发生变化的期间,妻子彭露自然第一个感受到丈夫的不同,她曾不止一次提醒过陈岩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可是陈岩没能把妻子的话听进去。
最后彭露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丈夫,选择了离婚,离开了陈岩。
陈岩自己后面也懊悔地说:
“我老婆就是因为自己的虚荣和迷失而离开,现在我希望她好。”
2013年11月15日,陈岩被四川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法院因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一万元。

能够缓刑三年,对于陈岩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毕竟不用入狱。如果他能反思,痛改前非,他也许还能慢慢回归之前平静的生活。
然而就在距离陈岩缓刑结束还差20天的时候,2016年6月15日,他因醉酒无证驾驶无号牌摩托车被当场抓获。
如果是普通人遇到这种情况可能就是罚款加吊销驾驶证,可是陈岩本身是名缓刑人员,等待他的就是缓刑被取消。
于是2018年9月四川省大英省人民法院最终以危险驾驶罪判处陈岩拘役2个月,同时法院依法撤销了他的缓刑,决定执行有期徒刑3年。
这次,陈岩真正入狱了。

四、放下一切,回归平凡
狱中的生活,让陈岩终于有时间平静下来思考自己经历的这一切。
此时的他才真正反省自身,发现曾经的名气、光环给他带来了无数的掌声和鲜花的同时,也让他迷失了真正的自我。
他也曾想着放下一切,回归曾经的生活,但不论是他自己,还是周围的人和事,都架着他往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
从一个一心只想单纯做志愿者的陈岩,变成了骄傲、自大、虚荣的陈岩,到逐渐走向了犯罪道路的犯人,一步错,步步错。
陈岩入狱后,家中的老母亲痛苦万分,白天不敢出门,不好意思与村里的人见面,怕被别人指指点点。只有到了晚上才敢出门透透气,常常流泪思念着自己的儿子。
同时母亲还坚持住在破败不堪,甚至有倒塌风险的老宅里,一心想等着儿子出来。老房子年久失修,墙上布满了裂缝,有些墙体都快倒塌了,这一切与曾经风光的陈岩完全格格不入。

看到这样的母亲,陈岩触动非常大,更明白自己走错了路,不仅伤害了自己,伤害了妻子,还伤害了养育自己多年的母亲,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
狱中的他,只想早日出来,安静地陪着母亲,过上一个平凡人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入狱后很多人对陈岩的看法都改变了,从一个好人变成了坏人,从赞美变成了责骂。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群人依然坚定的支持着陈岩,他们就是陈岩曾经从废墟中救出的孩子。
现在那些孩子都已经长大了,他们都希望陈岩能早日出狱,改头换面,重新做人。
孩子们把陈岩当成自己父母一样来看待,遇到生活、学习中的困难都会向陈岩询问,陈岩都会给予耐心地指导。
孩子们的关心,给陈岩一度灰暗的人生燃起了希望之光。

现如今,陈岩已经出狱了。刚出来的时候,他想找份工作,可是一些企业不敢录用他,毕竟陈岩曾经也是公众人物,万一有什么事情容易影响到企业。
因为找不到工作,陈岩有一阵子连饭都吃不上。想点份10元的外卖,才发现自己身上只有8元钱。陈岩不想向朋友求助,但最困难的时候,还是以前的朋友出手帮了他一把。
之后他摆过地摊卖衣服,挣点小钱,勉强维持温饱。
2017年春节,陈岩回家住了几天,他不知该如何面对母亲和继父,这种心理压力让他很难受,某天天没亮他就不告而别,离开了家。
这一刻,陈岩决定换个环境,离开老家,重新开始生活,他选择去了青海。
到了青海后的陈岩完全改变了之前的生活方式,一开始拒绝任何的采访,甚至都不轻易让人知道他在哪里,就想在陌生的地方从头来过。
刚到青海时,他身上只有36元钱,在一个工地给人煮饭。之后老板发现他的才能,让他负责一个工程:在海拔4500米的地方给牧民修建40来套住房,每套房80平米。如果工程做完,陈岩就能按项目拿到提成,这个收入远超他的工资。
陈岩接下了任务后,到了离县城7小时之外的工地。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给工人做早饭,然后一起去工地开工,每天没有休息地赶工,因为高原特殊气候,工期都很短。
现在的陈岩头发发白,有些发福,已经戒了白酒,偶尔喝点啤酒。
他觉得在高原感受到了一种心灵被净化的感觉,远离了之前尘世的喧嚣与浮躁。

10余年的时间,对于陈岩来说就像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10年之前是英雄,众星拱月,10年之后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
10年的时间,让陈岩完全蜕变成了另一个人,为了这个蜕变他付出了极大了代价。
人生在世,总有很多人想去追逐名利,可是真的有一天名利砸在自己身上的,又有多少人能不忘初心,守得住这份荣耀呢?
名与利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就是锦上添花,成就自己的人生,用不好就会像陈岩一样,迷失自我,走向歧途。
除了陈岩,也见过身边很多拆迁户,一下子有了钱,如同天上砸下一块大馅饼,反而不知道该用来干嘛。之后经不住别有用心之人的诱惑,沾染上不良嗜好,败完了所有家产,日子过得还不如拆迁以前。
不管什么情况下,要学会守住本心,不忘初心。才能不被世间金钱、名利所困扰,披荆斩棘,走出真正的人生之路。
转载请注明来自和福秀元自媒体网,本文标题:《陈岩,从地震救援英雄到诈骗犯的转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