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NFC隔空盗刷谣言编造者遭通报,摆拍行为引发社会恐慌

手机NFC隔空盗刷谣言编造者遭通报,摆拍行为引发社会恐慌

闻恬筠 2025-03-11 影视综艺 813 次浏览 0个评论
近日,关于手机NFC隔空盗刷银行卡的谣言编造者被通报,其摆拍行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恐慌。据了解,这一谣言声称通过手机的NFC功能可以远程复制他人的银行卡信息并进行盗刷,给公众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和不安。,,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NFC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这一谣言的传播速度极快,影响范围广泛。经过调查,该谣言纯属编造,没有任何科学依据。NFC功能的实现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不可能随意复制他人的银行卡信息进行盗刷。,,该谣言编造者的行为严重误导了公众,引发了不必要的恐慌。对于这种摆拍行为,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通报批评,以警示公众。也提醒广大市民要保持理性,对于未经证实的消息要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谣言,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损失。,,对于类似事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社交媒体等平台的监管力度,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公众也应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辨别能力,对于不明来源的信息要进行核实,避免被不实信息误导。,,手机NFC隔空盗刷谣言的编造者被通报,这一事件提醒我们要保持理性,对于未经证实的消息要保持警惕。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媒体平台的监管,公众也应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辨别能力。

2025年3月10日,公安部网安局公布了一批涉民生领域的谣言案件,其中包括吴某课等人编造传播“手机NFC被隔空盗刷”的谣言案。

此前,网络上流传一些短视频声称通过近距离接触的支付方式会导致手机里的钱被隔空盗刷,引发广泛关注。一名短视频博主在多个平台发布视频称,其助理使用某支付软件的“碰一下”功能结账后,被陌生人用伪装的POS机盗刷了500元。该视频迅速引起网友讨论。

对此,支付宝安全中心紧急回应称,部分自媒体为吸引眼球和流量,发布了摆拍的虚假视频,捏造不实内容。经公安机关依法办案,部分造谣者已受到惩处。

NFC是近场通信技术的英文缩写,允许设备在10厘米内进行数据交换。杭州警方与网络安全专家指出,现行NFC支付需多重验证且存在感应距离限制,所谓“隔空盗刷”不具备技术可行性。NFC支付本身是安全可靠的,需要用户解锁手机并结合密码、指纹或面容验证等措施,且NFC技术的通信范围通常限制在4厘米以内,数据传输过程中也会进行加密处理。

公安机关调查发现,该条短视频是吴某为博取流量、吸引关注而进行的摆拍行为。吴某因捏造并传播网络谣言被依法处以500元行政罚款,并通过网络平台公开致歉。

根据公安部网安局通报,吴某课、高某、应某达等人为吸粉引流,在多个社交平台发布一段视频,虚构某人因手机开通碰一碰支付功能导致资金损失的内容。该谣言信息在互联网平台传播,引发群众对手机隔空盗刷造成资金损失的恐慌,扰乱公共秩序。相关人员均已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小花 TT1000

转载请注明来自和福秀元自媒体网,本文标题:《手机NFC隔空盗刷谣言编造者遭通报,摆拍行为引发社会恐慌》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