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障碍老人养生店充值纠纷,家属艰难维权退款实录

认知障碍老人养生店充值纠纷,家属艰难维权退款实录

桑毅沣 2025-03-11 明星八卦 456 次浏览 0个评论
摘要:,,一位认知障碍的老人在一家养生店充值了70万元,事后家属发现这一状况并开始了艰难的维权过程。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家属最终成功退款30万。,,老人在缺乏充分认知的情况下,在养生店进行了大额充值,涉及金额高达70万元。这一行为反映出社会对于认知障碍老年人的关注和照顾仍有待加强。家属在得知情况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了艰难的维权之路。,,家属与养生店进行了多次沟通和协商,说明了老人的认知障碍情况,并强调了退款的必要性。他们也可能联系了相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寻求帮助和支持。这个过程可能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家属坚持不懈,最终成功退款30万。,,这一事件也引发了社会对于老年人认知障碍问题的关注。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何关注和照顾好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存在认知障碍的老年人,成为了社会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这也提醒人们在进行消费时,要理性对待,尤其是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家属的维权行动虽然艰难,但他们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退款30万,虽然不能完全弥补老人的损失,但也为家属带来了一丝安慰。这一事件也提醒人们,关注老年人的消费权益,共同营造一个尊重、关爱老年人的社会环境。

从2023年10月至2025年2月间,沈阳一位七旬老人在当地“源漾健康管理抗衰中心”充值近70万元,直至其去世,已消费约47万元。老人去世后,其女儿刘女士在整理遗物时发现此事。

3月6日,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3月10日,在当地消协调解下,刘女士与该美容养生会馆达成退款协议,店家共退款30万元,其中包括老人尚未消费的23万余元。

刘女士表示,虽然对结果不满意,但也只能接受,希望她的经历能提醒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

近年来,此类事件频发。一些所谓的养生会馆利用老年人辨识能力差的特点,诱导他们进行大额消费。2024年10月,有媒体报道称,这些养生馆不断变换套路,频繁更换营业主体,让消费者和执法者难以追踪,但基本都是一拨人在持续欺骗老人。

刘女士的母亲李某某生于1954年4月,于2025年2月19日下午去世。母亲去世后,刘女士发现三张源漾健康管理抗衰中心的消费单。处理母亲后事期间,她看到一条关于该中心的报道,怀疑母亲也遭遇了同样的“套路”。

刘女士向当地市场监管所投诉。3月4日,她和工作人员前往该店,店方向刘女士出示了其母亲李某某的消费记录,显示从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李某某在该店充值消费共计近70万元,会员卡中尚有23万余元未消费。消费项目包括眼艾灸、耳前后淋巴保养、颈部淋巴保养等。

刘女士提供的病历显示,其母亲曾在2022年1月因脑干梗死住院,2024年1月又被诊断为认知障碍和睡眠障碍。刘女士认为,如果不是被诱骗,一个每月退休工资仅三千多元的老人不可能如此消费。

在最初的交涉中,刘女士要求全额退款,但店方只愿意退还尚未消费的23万余元,另加2万元。最终,在当地消协调解下,双方签订退款协议,店家共退款30万元。

公开报道显示,类似事件屡屡发生。2024年,济南一位81岁老人9个月内向两家美容机构转账近5万元。家属质疑老人被诱导消费,店家却称自己“明码标价”。济南市市中区卫生监督所一工作人员表示,这些项目在没有使用医疗器械的情况下是合法合规的。

2024年10月26日,西安一名老人一年多时间在一家名为“御康嘉生活美容”的店内消费了42万元,其中单日最高消费6.6万元。在市场监管和卫生部门介入后,该店给老人退还了3万元。

2024年9月11日,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一则案例,一名七旬老人摔伤后,在一家养生推拿机构做理疗,近一年充值37万元。经调解,店家最终退款18.8万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服务的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律师赵良善认为,一些养生馆存在虚假宣传、价格不透明等问题,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且通常缺乏取证意识,这会对后续维权造成困难。他提醒,要防范此类问题,除了依赖监管部门的监督外,老年人自身也需保持警惕、理性消费。社会大众尤其是老人的子女,应多关心老人,避免他们陷入消费陷阱。

责任编辑:张小花 TT1000

转载请注明来自和福秀元自媒体网,本文标题:《认知障碍老人养生店充值纠纷,家属艰难维权退款实录》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