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作为一个地缘政治的重要角色,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遭遇了一系列挑战和困境。本文旨在探讨乌克兰如何在某种程度上被卷入复杂的国际局势,并陷入当前的困境。,,乌克兰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和行动引起了广泛关注。乌克兰在某些问题上与中国存在分歧,甚至产生摩擦;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关系紧张,存在冲突和分歧。这些现象反映出乌克兰在国际政治中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乌克兰在处理与大国关系时可能过于冒险或缺乏足够的战略眼光,导致自身陷入困境。,,乌克兰的困境还与美国对其政策的变化有关。美国作为乌克兰的重要盟友,在关键时刻对乌克兰的支持和援助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美国自身利益的调整,美国对乌克兰的政策也发生了变化。乌克兰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视为棋子或工具,导致其在国际事务中陷入被动和困境。,,乌克兰陷入当前的困境与其在国际政治中的立场、与大国的关系以及美国对其政策的变化密切相关。乌克兰在处理国际事务时需要更加谨慎和理性,避免过度冒险和依赖外部势力。国际社会也应该更加关注和尊重乌克兰的合理诉求和利益,共同推动俄乌问题的解决和地区的和平稳定。
曾经的乌克兰,家境殷实,回想苏联刚解体伊始,乌克兰从中捞取了不少好处:近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优质土地、储量丰富的石油资源、数目仅次于俄罗斯的核弹头、发达的军工业以及重工业。当时的乌克兰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核武器持有国,宛如小说里面的男主,开局一套神装,但如今的乌克兰日子过得并不滋润,深陷内忧外患之困局,沦为欧洲最贫困的国家之一。而乌克兰沦落至如今局面,皆因其自作自受,怨不得任何人。

苏联解体以后,乌克兰选择倒向西方国家,在美国的忽悠下,乌克兰自愿销毁核武器,而失去核武器庇佑的乌克兰,彻底沦为刀俎之鱼肉。但乌克兰似乎对西方有着谜一般的亲和性,纵使西方虐其千百遍,其待西方依旧宛若初恋,前不久,乌克兰再度上演了一场弃明投暗的戏码。
马达西奇公司,位于乌克兰南部扎波罗热,其于2016年并入乌克兰国有国防工业集团,是当今乌克兰唯一,也是最大的航空引擎工厂,该公司生产的货机以及发动机在世界范围内都颇有名号。前苏联时期,该公司生产的产品就曾出口到世界90多个国家,有“苏联航空工业的心脏”之美誉。但苏联解体之后,马达西奇公司逐步陷入困境,进入新世纪以后,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颇受美、俄、欧三方挤压,不复其往日威名。2014年,受克里米亚危机影响,俄乌关系迅速恶化,而马达西奇公司也深受打击,自此以后,便一蹶不振,面临倒闭危机。

而在此时,中国无疑成为了马达西奇的救命恩人,来自中国方面的大额订单,为其不断地输血续命,维持着马达西奇公司的正常运转,仅今年年初,中国便为马达西奇公司创造了总价高达8亿美元的收入。
实际上,早在2017年,北京天骄航空便决定收购马达西奇,当时,中国方面有着丰厚的资金支持,而马达西奇则有着先进的经验以及技术,这样一来,双方便可实现互补。二者合作本为天作之合,但这却引起了美国的反感,而在美国的怂恿下,乌克兰方面态度也显得阴晴不定,令本可一帆风顺的收购之路,显得颇为波折。

2020年8月,乌克兰反垄断委员会拒绝了中资企业对马达西奇的收购申请,据悉,当时乌克兰反垄断委员会是在执行其总统泽连斯基的指示。今年1月29日,泽连斯基再向中企发难,其签署总统令,对涉及马达西奇收购一事的中国企业以及三名中国公民实施制裁。3月22日,乌克兰方面宣布将马达西奇公司收归国有,并单方面叫停中企对马达西奇公司的收购。
而乌克兰的这一行径,无异于火中取栗,中国多年来的投资将化为乌有,但乌克兰以及马达西奇也不见得能从中捞取多少好处,甚至可以称其为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实际上,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乌克兰的经济便并不景气,而如若中企能顺利完成对马达西奇的收购,则对乌克兰而言好处颇多,一来,乌克兰可借此同中国关系迅速升温,吸引中方更多投资,为本就不景气的乌克兰经济注入活力,而另一方面,马达西奇的“浴火重生”也可以为乌克兰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中国作为马达西奇的现今最大客户,也可以为乌克兰创造不菲的财政收益。
而如今,乌克兰方面的突然变卦,不仅使其面临着高达37亿美元的高额索赔,也使马达西奇在乌克兰政府的裹挟之下,再度错失了重振旗鼓的良机,更为重要的是,中乌关系也自此走向恶化,使本就看不到希望的乌克兰经济前景更加黯淡无光。
而我们也实在低估了乌克兰政府的作死能力,在同中国叫板的同时,乌克兰也向俄罗斯进行了挑衅。

克里米亚危机过后,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摇摇欲动,欲脱离乌克兰谋求独立。其后,乌克兰、俄罗斯以及欧盟三方虽然达成了暂时停火协议,但依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该地区依然小规模冲突不断。
前些时日,双方虽继续在顿巴斯地区对峙,但局势相对而言较为平稳。但乌克兰却偏偏要在此时燃起一把火,在这一区域集结了二十五万大军,致使本就紧张的局势迅速升温。此外,乌克兰偏要作死无下限,炮轰该地区“俄混合武装”。
而对俄罗斯而言,乌克兰这一行径便是赤裸裸的挑衅,向来硬气十足的俄罗斯立刻针锋相对,在顿巴斯地区集结了二十五万大军进行军事演习。而后,北约偏要横插一脚,英美两国侦察机在顿巴斯地区频频亮相,而俄罗斯则毫不退让,立刻派遣大量飞机赶赴前线。顿巴斯局势极度紧张,战争一触即发。

而一旦战争爆发,缺乏核弹头庇佑的乌克兰,自然不是俄罗斯的对手。乌克兰的自不量力,显得极其滑稽。如今的乌克兰,战绩辉煌,接连得罪中俄两大国,在作死的边缘反复横跳,那么乌克兰这一看似反常的行径,到底有何居心?
实际上,乌克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美国给了乌克兰作死的勇气。自乌克兰爆发颜色革命以后,乌克兰极度亲美,而对美国而言,乌克兰也是制衡俄罗斯的一枚棋子。
自拜登上台执政以后,美国更加注重盟友之间的联合,拜登曾向乌克兰承诺,若乌克兰国防改革能取得重大进展,美国将为其提供总额为1.25亿美元军事援助。而有了美国的空头支票,乌克兰则显得底气十足,乌克兰方面认为,美国可替代中国资本成为乌克兰经济实现复苏的希望。但缺乏政治经验的泽连斯基未免太过天真,丝毫没有考虑到美国的允诺是否可信,反而傻呵呵地准备抱紧美国的大腿。

前不久,美国海军以及乌克兰海军在黑海进行了首次联合训练,据悉,美军仅仅出动了一艘驱逐舰以及支援舰,而作为东道主的乌克兰则派遣了一支战术舰群,可谓诚意满满。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乌克兰为向美国递交投名状而不惜叫板中国,也在情理之中。
而乌克兰同俄罗斯积怨已久,在波罗申科任期,俄乌两国全面决裂,而波罗申科也对俄罗斯恨之入骨,想要从意识以及文化领域同俄罗斯全面断绝关系。而在泽连斯基上台之后,其曾为俄乌关系的缓和而努力过,但最终收效甚微,在国内民粹分子的要挟之下,乌克兰同俄罗斯愈走愈远。
而照目前情况来看,在短时间内,乌克兰同俄罗斯关系修复的可能性为零,因此,在命运的抉择之中,乌克兰必定会走向俄罗斯的对立面,倒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而俄乌关系似乎难以破镜重圆。
因此,乌克兰这样看似反常的举措,实际上是在向美国献媚,但就当前美国的种种表现来看,乌克兰或已沦为美国的一枚弃子。

乌克兰的卖力表演,并没能换来美国的一声褒奖,对于乌克兰的种种行径,美国方面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美国总统拜登直接拒绝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电话沟通,其后美国侦察机出动,避免局势进一步升温,此外美国要求乌克兰兑现有关国内改革的诺言。
美国如此举动,必定是出自多方面的考虑,其深层次缘由我们在这里不做详细探讨,但显而易见,如今的乌克兰处境颇为尴尬,在接连得罪了中俄两大国之后,其幕后金主美国也打算对其始乱终弃。
那么,是怎样的因素导致乌克兰如今进退维谷的局面呢?

其一,是对西方国家的盲目信从。在地缘政治角度,乌克兰的地理位置对俄罗斯极其重要,因此俄罗斯并不愿看到乌克兰全面倒向西方。但在乌克兰亲美政府上台后,俄乌关系自此一落千丈,而西方国家并未真心接纳乌克兰,而只是想将其作为遏制俄罗斯崛起的工具。因此,在这样的处境中,乌克兰不仅没有从西方国家得来任何好处,反而同俄罗斯关系恶化,最终爆发了克里米亚危机。
其二,大国博弈之中的牺牲品。苏联解体伊始,乌克兰实力不容小觑,但其充裕的家底最终没能经受起肆意折腾,最终在西方国家的忽悠下,自废武功,废除核武器,失去了同他国斡旋的本钱。在这样的情况下,乌克兰只能在美俄之间寻找靠山,寄人篱下。最终,乌克兰错误的倒向了西方,为其今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其三,步步皆错的国运抉择。国家之间的抉择可以关乎国运兴衰,必须尤为慎重。比如曾经声名显赫的奥斯曼帝国,其疆域一度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然好景不长,在决定其命运的关键时刻,奥斯曼土耳其选择加入同盟国,站在了英国的对立面。最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战败作结,而奥斯曼帝国也被英、法两国所肢解。而如今的乌克兰也似乎在重蹈奥斯曼帝国的覆辙,在关乎国运方面屡屡做出错误的抉择,也将乌克兰推向了另一条不归路。
而最为重要的,便是乌克兰不懂得如何吸取教训。在美俄抉择中,乌克兰受到了不少的伤害,但可悲的是,乌克兰似乎也并未从中汲取任何教训,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便曾允诺,若乌克兰能销毁核弹头,美国便愿为乌克兰提供经济援助,但直至现在,乌克兰都没有受到这笔援助。如今,拜登上台以后,仅仅向其做出了口头承诺,便成功钓到了乌克兰。几十年间,乌克兰似乎并没有任何长进,实属可悲。
希望乌克兰能及时悔改,及时止损。倘若继续执迷不悟,乌克兰定会坠入深渊。
转载请注明来自和福秀元自媒体网,本文标题:《乌克兰,挑战大国平衡,如何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