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超过500万名医务人员正在基层一线工作,致力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这一举措对于改善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医务人员通过提供预防、医疗、康复和健康教育等服务,为基层群众提供了全方位的医疗服务。他们不仅承担着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任务,还致力于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对于缓解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医务人员在基层工作中,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提高了自己的医疗水平,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基层医疗服务的发展也有助于实现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设施建设、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医生到基层工作,形成良性发展的循环。,,超过500万名医务人员在基层一线的努力,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不仅有助于满足基层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也有助于实现医疗卫生事业的均衡发展。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5年3月9日下午3时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民政部部长陆治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将就民政、就业和社会保障、住房、卫生健康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向雷海潮主任提问,询问如何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让基层医疗服务更加优质高效。雷海潮表示,基层为重点是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要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国家卫健委正会同国家发改委深入谋划,落实相关要求。
关于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问题,雷海潮指出这是一个相对的问题。基层主要解决居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水平已有显著提高。不能用评价专科医院的标准来评价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因为两者功能定位不同。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相对健全,在乡镇、社区和村有超过60万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日常预防、保健、康复及医疗服务。超过500万名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在一线,老百姓能在就近的地方解决看病问题。
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发展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去年国家卫健委与国家医保局推动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报销定点范围,目前90%以上的村卫生室已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极大地方便了百姓就医。此外,财政部近两年投入近9亿元为中西部地区更新升级乡镇卫生院的医用设备,这些支持措施正在见到积极成效。因此,对基层医疗服务的现状和未来应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张蕾转载请注明来自和福秀元自媒体网,本文标题:《基层医疗服务的主力军,超500万名医务人员一线奋战,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