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男子持刀杀害同村村民后潜逃长达23年,最终在宁夏落网。警方通过细致排查和调查追踪,成功将这名男子抓捕归案。在抓捕过程中,民警的一句话让他打开了沉默已久的话匣子。,,据悉,该男子在逃亡期间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身心疲惫不堪。当他被警方抓捕时,面对高强度的压力与重重围剿,他早已心力交瘁。在此关键时刻,民警用一句温暖的话语“这么多年了,心也累了吧”,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这句话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关怀和理解,使他愿意开口讲述自己的经历。,,经过审讯得知,该男子因琐事与同村村民发生争执,最终持菜刀将其杀害。在逃亡期间,他不断变换藏身地点,靠打零工维持生计,一直不敢使用真实身份。他经历了无数艰辛和孤独,失去了与家人的联系,生活极度艰难。,,此次抓捕行动彰显了警方的决心和毅力,也展现了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的温情一面。面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压力和疲惫状态,民警用温暖的话语化解了他的心理防线,使其愿意配合调查。这起案件也提醒人们,无论面临何种困境,都不能违法乱纪,否则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对于警方来说,如何在执法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也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9月20日,据平安泾源消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泾源县公安局立足主责主业,在打击犯罪、机制创新、科技应用、合成作战等方面综合发力,持续加大对在逃人员的抓捕力度,最大限度消除社会治安隐患。
9月18日,泾源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缜密侦查,成功抓获一名潜逃23年的外省命案逃犯,为夏季行动再添战果。
持刀行凶 逃亡二十三载
“你们干什么……?”9月18日下午6时许,一名满手泥巴的村民在交谈中,被便衣扭住了双臂,随着“咔”一声清脆的手铐声,打破了乡村的寂静,也宣告着杨某23年逃亡生活的终结。
“老杨,我们是刑警队的,知道为什么找你吗?”杨某听见那声久违的称呼顿时愣住了,见其沉默不语,民警又说道“老杨,这么多年了,心也累了吧。”就是这一句话,貌似打开了杨某尘封已久的话匣子,他长舒一口气后说道。“我躲了二十多年,跑到这么偏远的地方,隐姓埋名,没想到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提心吊胆的日子也终归结束了,心也的确累……”
时间回到2001年5月23日,河北省献县某村发生一起命案。犯罪嫌疑人杨某因琐事持菜刀杀害同村一村民。发案后,杨某便迅速潜逃,人间蒸发。这一逃就是23年,23年间,警方对杨某的追捕从未间断,但由于杨某刻意伪装隐藏,导致追逃工作困难重重。
隐姓埋名 仍是日夜担惊
杨某坦言,因身犯命案,为逃避法律的制裁,他辗转逃窜于多个省市,在23年的潜逃生涯里,为了生计,他干过泥工、工地小工等苦活累活,不敢使用身份证,不敢交朋友,不敢和家人联系,每天都提心吊胆,有一点风吹草动,便犹如惊弓之鸟。
后来,杨某在外地结识我县一女子,随后便与该女子结婚生子。几年后,该女子因病去世,杨某为了照顾两个孩子便来到泾源一直生活至今。期间,杨某一直利用虚假身份获得同村人的信任,小心翼翼的生活,但最痛苦的是其内心的煎熬,直到被警方抓获,这才如释重负。
尘埃落定 终究难逃法网
2024年9月18日,根据网上通报线索,河北沧州献县公安机关命案逃犯杨某疑似在泾源县有活动轨迹。泾源县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迅速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全力开展核查和抓捕工作。
为进一步确认杨某的行动轨迹,刑侦大队办案民警围绕杨某的身份疑点、生活经历、人际关系、务工情况等相关信息进行摸排调查,充分发挥信息化、科技化优势,运用“大数据”进行深度研判,从海量数据中抽丝剥茧,终于锁定了嫌疑对象。同时,在黄花派出所的协助下,成功锁定了杨某的居住地。下午18时许,经过近4个小时的蹲守,成功将杨某抓获。至此,这桩23年的命案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经审讯,杨某对当年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杨某已被泾源县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移交工作正在进行中。

正义或许会“迟到” 但绝不会“缺席”。泾源公安正告所有在逃人员,认清形势、主动投案是唯一的出路,同时也希望广大群众积极举报线索。对于在逃人员,公安机关会一追到底,绝不姑息!
【来源:平安泾源】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转载请注明来自和福秀元自媒体网,本文标题:《河北男子潜逃23年后在宁夏被捕,警方温情劝降打开话匣子,持刀杀人案终得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