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Mac电脑的终极储存方案,该方案结合了U.2硬盘盒和大容量存储技术,为用户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存储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了高性能的U.2硬盘盒作为载体,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稳定的存储环境。搭配使用大普微H3200硬盘,拥有高达7.68TB的超大容量,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该储存方案具有多种优势。U.2硬盘盒设计紧凑,方便携带,适用于各种场景下的数据存储和备份。大普微H3200硬盘拥有出色的读写性能,能够大幅提升数据存取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该方案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长期保存。,,该储存方案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对于需要大量数据存储的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该方案提供了可靠的存储解决方案。对于需要频繁备份数据的用户,该方案也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备份方式。该方案还可应用于监控视频存储、医学影像存储等领域。,,该储存方案是一种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它结合了U.2硬盘盒和大普微H3200硬盘的技术优势,为用户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备份能力。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该储存方案将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家也知道mac的黄金存储,想要加500g额外的存储,大概要花费1500元。因此外接硬盘是很多mac用户遇到最头疼,也是最大的硬件开销之一。最近在不少平台看到了U.2盘的信息,觉得很神奇,以前从未听过这个接口的硬盘。查了很多文章,发现与mac的兼容也不错,想尝试一下解决多年以来的mac存储问题。https://post.smzdm.com/p/al9nlnv0/
折腾之旅
因为本人是做设计工作的,许多设计稿和设计素材都需要进行存储,文件存储对于我来说和钱没有差别。https://post.smzdm.com/p/al9nlnv0/
外接固态的方案早起也折腾过,21年的时候买过阿卡西斯的雷电3硬盘盒+搭配三星SSD(当时觉得实在是太烫,总对数据的安全产生担心, 当时用的还是老款的imac,速速也一般 遂放弃),还是选择继续用移动固态硬盘。https://post.smzdm.com/p/al9nlnv0/
从闪迪E60,到西数,到三星T7,再到长江致钛踩到了很多坑。https://post.smzdm.com/p/al9nlnv0/
比如闪迪E60总是莫名其妙的掉盘,频率非常高,让我一度怀疑盘是不是坏了;然后换了一个西数PSSD,日常插着温度就非常高,问客服还说是散热太好了,有点无语到了;接着就换了三星T7,三星还是比较完美的,做工好,温度也不烫,但是速度一般;最后换了一款长江致钛移动固态硬盘,产品速度写着2000mb/s,但插上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一是3.2x2的接口本来就少,二是mac不支持3.2x2的接口,所以根本跑不到2000mb/s,理论速率还是只能达到1g,还会遇到硬盘剩余空间无法查看的bug。https://post.smzdm.com/p/al9nlnv0/
哦对,因为外接的移动硬盘最大的只买了1T,因此还准备了机械硬盘做冷备份,入手了2块8T的东芝N300,主打一个静音,但是启动的时候还是和飞机起飞般……配合上绿联的双盘硬盘盒的风扇,放在桌面还是有点…实在不得劲。直到最近看到了U.2的方案。https://post.smzdm.com/p/al9nlnv0/
U.2外接方案
电脑信息
电脑型号:Mac Studio M1 Max 32gb运行 1T硬盘https://post.smzdm.com/p/al9nlnv0/
接口:4个雷电4https://post.smzdm.com/p/al9nlnv0/
线缆:山泽雷电4数据线https://post.smzdm.com/p/al9nlnv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