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冷静期实施四年成效及是否可能取消探讨

离婚冷静期实施四年成效及是否可能取消探讨

关泳宸 2025-03-06 明星八卦 436 次浏览 0个评论
摘要:,,关于离婚冷静期是否可能删除以及其实施四年是否降低了离婚率的问题,社会舆论和法律界存在广泛的讨论。离婚冷静期的设立初衷在于通过强制的冷静思考期,减少冲动离婚的情况,从而稳定婚姻关系。其实施四年的效果对于是否降低了离婚率存在不同的观点。,,离婚冷静期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确实降低了离婚率,给双方提供了反思和沟通的机会,有助于部分夫妻修复矛盾,重新建立和谐关系。也有人认为离婚冷静期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对于真正决定离婚的夫妻来说,冷静期只是延长了解决问题的时间,并未真正解决根本矛盾。,,至于离婚冷静期是否可能删除,这涉及到法律程序和公众意见。社会上对于是否保留或删除离婚冷静期的观点不一。一些人认为冷静期有助于减少冲动离婚,维护家庭稳定;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冷静期过长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延误,对于真正需要离婚的夫妻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困扰。,,离婚冷静期的存在与否及其效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法律问题,涉及到法律、伦理、社会心理等多个方面。对于是否删除离婚冷静期尚无定论,需要综合考虑各方意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无论如何,维护婚姻稳定、尊重个人选择、保障合法权益始终是核心原则。

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呼吁删除《民法典》中“离婚冷静期”条款的提案引发广泛关注。该条款规定,夫妻协议离婚需要经历30日冷静期,期满后需双方再次共同申请方可办理离婚。

“离婚冷静期”已实施四年多时间,一直备受争议。支持者认为,这一规定旨在减少冲动型离婚或草率离婚,保护了很多人的婚姻;反对者则表示,成年人是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体,有权自主决定婚姻存续。“离婚冷静期”,到底是保护了婚姻,还是束缚了自由?

蒋胜男表示,在“离婚冷静期”期间,很多不必要的争议和冲突加剧了。离婚程序延宕不仅影响当事人生活,更可能激化矛盾,增加不稳定因素。她直言,法律不应以极少数冲动离婚的案例为由,强制更多人承担额外成本。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其中第一千零七十七条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此后,民政部门将离婚登记程序调整为“申请—受理—冷静期—审查—登记(发证)”五个步骤。

蒋胜男认为,自“离婚冷静期”实施以来,“出现了一些不太好的现象”。全国妇联统计显示,2022年,有超过60%的家暴受害者在“离婚冷静期”内遭遇暴力升级。更有极端案例,有人在冷静期第13天杀害妻子,暴露出冷静期对弱势群体的潜在危害。

学界也关注“离婚冷静期”期间的家暴升级与危害相关问题。期刊《研究生法学》发表的一篇论文提到,“离婚冷静期这一制度忽视了因家暴而离婚这一特殊情况下妇女权益的保障,以‘一刀切’的方式进行制度设计,破坏了男女之间的实质平等。”另一篇论文指出,家暴应被认定为可快速解除婚姻的正当理由,此时再设置离婚障碍易于适得其反。

长期专注于婚姻家事和妇女权益保护的律师吕孝权表示,他反对设置“离婚冷静期”。他认为,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是法律关于婚姻自由的规定,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社会可以做的是对其进行培训、知识宣传普及教育,让其学会如何做选择,如何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中国反家庭暴力领域的知名律师李莹在一个“志愿者律师群”询问大家对“离婚冷静期”存废的看法时,出乎意料地发现20多个律师全部支持删除该条款。有律师表示,绝大多数离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所作出的决定,只有极个别属于冲动离婚,不应该为了极个别的情况设置一个障碍,给绝大多数的人增加时间成本。

尽管如此,李莹认为,“离婚冷静期”可能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但还是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个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避免冲动离婚。协议离婚即使有冷静期,但相比诉讼离婚,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要低很多。目前并不存在删除“离婚冷静期”条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离婚冷静期”的支持者普遍认为,以往登记离婚的条件过于宽松,使得轻率离婚、冲动离婚的现象增多,而“离婚冷静期”会让有离婚想法的人更为慎重,维护了家庭的稳定性;反对者们则表示,以极少数人的婚姻问题强迫绝大多数人为此买单,其效果十分有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对婚姻产生了恐惧心理,增加不婚率。

民政部有关司局负责人曾表示,“离婚冷静期”是根据中国婚姻家庭领域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作出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目的是减少冲动型离婚或草率离婚,也是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类似做法、应对近年来离婚率持续增加的一个有效措施。

然而,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协议离婚占比逐年下降,分别为75.4%、72.9%、71.9%;诉讼离婚占比逐年上升,分别为24.6%、27.1%、28.1%。蒋胜男表示,“离婚冷静期”并没有实现“黏合婚姻”的效果。她认为,离婚率需要和结婚率、生育率一起综合考虑。虽然“离婚冷静期”从行政手段上似乎让协议离婚减少了,却导致了诉讼离婚的增加,也挡不住结婚率、生育率的持续走低。

此外,2022年-2024年,中国年出生人口连续三年维持在900多万的水平,总和生育率介于1.02至1.08之间。一位不愿具名的法律界人士表示,协议离婚率降低,诉讼离婚率升高,这说明“离婚冷静期”并没有真正降低离婚率,反而增加了司法负担。一些准备协议离婚的不得已选择了诉讼离婚。

蒋胜男认为,高昂的离婚成本让年轻人对婚姻望而却步,而社会压力才是生育率下降的主因。她认为,应该通过改善社会政策,让年轻人愿意结婚、生子。如果这些问题无法改变,至少可以考虑删除“离婚冷静期”的条款,让人们在结婚和生孩子时感到更有安全感。

责任编辑:张佳鑫 0764

转载请注明来自和福秀元自媒体网,本文标题:《离婚冷静期实施四年成效及是否可能取消探讨》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