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专项债券规模预计达到4.4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显示出政府加大投资力度的决心。这一重要举措旨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随着专项债券规模的扩大,政府将有力推动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实施。这些项目涉及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等多个领域,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大投资,政府旨在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此举也体现了政府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时的积极态度。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政府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民生水平。政府投资将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专项债券的发行和使用将遵循市场化原则,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有效性。政府将加强对专项债券的监管,确保资金用于重点领域和优势项目,防止资金挪用和浪费。,,今年专项债券规模创下历史新高,政府投资力度加大,这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通过优化投资结构,加强项目管理,政府将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的,以公益性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或专项收入作为还本付息资金来源的政府债券。这类债券列入政府性基金账本,不计入财政赤字。衡量积极财政政策力度时,除了观察财政赤字率指标外,新增专项债券规模也是一个关键指标。规模越大,反映政府投资力度越大,有助于发挥投资撬动作用,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专项债券是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为应对经济下行,新增专项债额度总体呈现快速攀升趋势,从2015年的约1000亿元增至2022年的36500亿元。2022年由于动用了5000多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实际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2023年新增专项债额度提高至3.8万亿元,最终全年实际发行规模逼近4万亿元。2024年计划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比上一年预算数增加1000亿元,同比增长约2.6%。算上动用2023年结转额度,2024年地方实际发行新增专项债券约4万亿元。而2025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定为4.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除了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专项债券投向和用作资本金范围也大幅扩围,发债流程进一步优化,以提高发债效率。去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公开了《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对专项债首次采取领域“负面清单”管理,未纳入“负面清单”的项目均可申请专项债券资金。这使得专项债投向领域大幅扩张,包括可用作土地储备、收购存量住房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等,以应对此前规定领域的可投项目减少问题。
专项债可用作项目资本金领域从此前的10多个扩大至22个,且用作资本金上限比例从25%提高至30%,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专项债撬动投资效应,支持新兴产业等发展。为了改变此前专项债发行进度慢的问题,提高专项债项目发行效率,尽早发挥债券资金使用效益,国务院推出了10省份(以及雄安新区)试点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并建立“常态化申报、按季度审核”机制,推动地方尽快发债。根据公开数据,今年前两个月地方政府已发行新增专项债券约6000亿元。
责任编辑:于浩淙 zx0176转载请注明来自和福秀元自媒体网,本文标题:《今年专项债规模创新高至4.4万亿元,政府投资力度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