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场生死时速的营救行动在急诊科上演。一名急诊护士在接到紧急通知后,百米冲刺,以惊人的速度和毅力,在短短的八分钟内完成了生死营救。,,面对紧急状况,这位护士展现出了非凡的专业素养和冷静应对的能力。接到通知后,他立刻奔向患者所在地,不顾一切地奔跑在百米赛道上。他的速度之快,堪比专业运动员,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他完成了评估病情、初步处理、联系医生等关键任务,为后续的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场营救行动不仅考验了护士的专业技能,更是对急诊医疗体系的一次严峻考验。这位护士的冷静应对和高效行动,展现了急诊医疗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他的行动不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更是传递了一种精神力量,鼓舞了更多的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生命而战。,,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急救医疗体系的重要性以及医护人员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在面对紧急状况时,医护人员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无私奉献精神,是我们社会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向这位英勇的急诊护士致敬,他的行动彰显了生命的尊严与价值。
2月28日上午8点12分,一位市民冲入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急诊大厅,报告百米外的快餐店有人晕倒。急诊科护士长王斌闻声立即冲出,边跑边用对讲机调集抢救力量:“周琴、谢平珠,带抢救车跟我来!疑似心脑血管意外!”
仅2分钟后,王斌护士长赶到快餐店,发现患者张女士俯卧在餐桌上,面色苍白,身下有未消化的早餐呕吐物。检查后发现张女士脉搏细且快,心率超过140次/分钟,皮肤冰冷潮湿,这些都是典型的休克症状。王斌迅速决定必须立刻进行抢救。
与此同时,周琴和谢平珠两位主管护师也赶到现场,与热心市民一起将患者转移到平车上,直奔急诊绿色通道。急诊科万少兵主任与周斌副主任医师团队已在抢救室准备就绪。
抵达医院后,监护仪发出尖锐的报警声,诊疗迅速展开:8点17分完成首份心电图,结果显示为室上速伴ST段压低;8点19分启动床旁心梗三项检测;8点21分成功建立双静脉通路,并精准推注胺碘酮。当张女士的家属赶到时,她已恢复了意识。
看到监护屏上趋于平稳的波形,张女士的女儿含泪说道:“妈妈这半个月总说胸口发闷,我们劝她去检查,她总说‘老毛病,不要紧’。”医护人员听后不禁揪心——这正是胸痛中心大数据显示的就医延误典型案例。
9点整,张女士被安全转入CCU(冠心病监护病房)。家属满怀感激地递上一封感谢信,激动地说:“从发病到确诊,只用了20分钟,这就是生命的速度!”然而,转入CCU后,张女士的病情再次出现反复,室上速复发。心内科李亚萍医生评估病情后,果断决定为患者紧急施行射频消融术。手术非常成功,术后张女士恢复窦性心律,心悸不适症状消失。第二天,张女士顺利出院,困扰她十几年的“老毛病”终于得到彻底解决。
心内科李亚萍医生介绍,室上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发病时心脏跳动速度显著加快,心室率可达每分钟200次,是正常心率的2至3倍。虽然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仅感到轻度不适,但这种疾病潜在风险极大,可能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引发心悸、晕厥,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心脏骤停。
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手段。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周围静脉血管将直径约2.67mm的消融导管送入心腔内,精准找到异常的“兴奋点”,通过特定操作使引发快速心律失常的部分心肌组织变性、失活,发生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根治目的。该方法有效性和安全性都很高,术后患者无需长期服药,可正常回归家庭和社会生活。
责任编辑:于浩淙 zx0176转载请注明来自和福秀元自媒体网,本文标题:《急诊护士百米冲刺8分钟生死营救,速度与激情挽救生命》